满满干货!最全期末账务处理要点

浏览量:924 / 发布时间:2020-12-24

编者按:  

临近年末,关账在即,财务们是不是头都要大了?期末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是系统和有规律的,如果掌握了处理流程再熟记其账务处理,相信怎样都不会出错啦!

本文总结了期末会计处理所涉流程的相关账务处理,虽然例示简单,但绝对对你的工作有帮助!一起来看。



1. 计提折旧

  例:机器设备计提折旧

       借:制造费用——折旧

   贷:累计折旧

2.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

  例:摊销办公室房租

  借:管理费用——装修费摊销

   贷:长期待摊费用——办公室装修

3. 无形资产摊销

  例:摊销办公软件费用

  借:管理费用——无形资产摊销

   贷:累计摊销——财务软件

4. 计提工资、社保、公积金

1)计提工资

  借:管理费用——工资

    销售费用——工资

    制造费用——工资

   贷:应付职工薪酬——工资

2)计提社保

  借:管理费用——社保

    销售费用——社保

    制造费用——社保

   贷:应付职工薪酬——社保

3)计提住房公积金

  借:管理费用——住房公积金

    销售费用——住房公积金

    制造费用——住房公积金

   贷:应付职工薪酬——住房公积金

5. 结转增值税

1)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

  借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—转出未交增值税

   贷:应交税费——未交增值税

2)当月多交的增值税

  借:应交税费——未交增值税

   贷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—转出多交增值税

6. 计提附加税

  注意:附加税按当月应交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金额计算,其中:城市维护建设税7%(市区)、5%(县城、建制镇)、1%(不在市区、 县城或建制镇);教育费附加3%;地方教育附加2%。

  借:税金及附加——城市维护建设税

    税金及附加——教育费附加

    税金及附加——地方教育附加 

   贷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 

     应交税费——应交教育费附加  

     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地方教育附加 

7. 计提所得税

  每季度末计提

  借:所得税费用——当期所得税费用

   贷:应交税费——应交企业所得税

8. 期末损益结转

  (一)收入、利得类科目的结转

  收入、利得类科目主要有:主营业务收入、其他业务收入、投资收益等科目。企业日常经营中,收入、利得类科目的发生额一般在贷方。 

  (1)借:主营业务收入

            其他业务收入

             营业外收入

            贷:本年利润

  (2)借:投资收益

            贷:本年利润

    或者

     借:本年利润        

          贷:投资收益

  (3)借:公允价值变动损益

          贷:本年利润

    或者

      借:本年利润

          贷:公允价值变动损益

  (二)费用、损失类科目的结转

  费用、损失类科目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、管理费用、销售费用等科目, 发生额一般在借方。

  期末,将费用、损失类科目转入“本年利润”科目的借方。在损益结转之前,一定要记得先检查当月应计提的折旧、摊销、工资、 税费,应结转的产品成本等业务都已完成,以免犯漏计提折旧、摊销等错误。结转后,收入、利得、费用、损失类科目的余额为零。

1)借:本年利润        

              贷:主营业务成本

2)借:本年利润        

            贷:销售费用 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管理费用 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财务费用

     (3)借:本年利润        

            贷:税金及附加

 (4)借:本年利润

            贷:资产减值损失

    或者

          借:资产减值损失 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         贷:本年利润

  (5)借:本年利润        

            贷:所得税费用

  (6)借:本年利润 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贷:营业外支出  

7)借:以前年度损益调整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贷:利润分配——未分配利润

9. 结转本年利润

  年度终了,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、自“本年利润”科目转入“利润分配——未分配利润”科目,并将“利润分配”科目下的其他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“未分配利润”明细科目。

  结转后,“未分配利润”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就是累计未分配的利润数额,如为借方余额,则表示累计未弥补的亏损数额。结转后,本年利润科目除“未分配利润”明细科目外,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。

  借:本年利润

   贷:利润分配——未分配利润

  或者

  借:利润分配——未分配利润

   贷:本年利润 

10. 提取盈余公积

  法定盈余公积=税后利润×10%

  任意盈余公积=税后利润×公司规定比例

  借:利润分配——提取法定盈余公积

    利润分配——提取任意盈余公积       

   贷:盈余公积——提取法定盈余公积

     盈余公积——提取任意盈余公积

11. 利润分配

  损益结转后,如果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在贷方,则证明企业当期的经营盈利;如果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在借方,则代表企业当期是经营亏损。

  一般于年末,企业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,都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转到 “利润分配科目中。

  (一)计算可供分配利润

  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=净利润+年初未分配利润+盈余公积补亏+其他调整因素

  借:本年利润

   贷:利润分配——未分配利润

  (二)提取盈余公积

  (三)分配利润(或股利)

  利润分配,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,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,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。公司向股东(投资者)支付股利(分配利润)。要在提取公积金之后。股利(利润)的分配应以各股东(投资额)成正比。

  借:利润分配——应付现金股利       

   贷:应付股利

  借:利润分配——未分配利润       

   贷:利润分配——应付现金股利

  (四)结转利润分配

  借:利润分配——未分配利润 

   贷:利润分配——提取法定盈余公积

     利润分配——提取任意盈余公积 

     利润分配——应付股利




内容来源:中华会计网校、会计圈那点事儿